8天流水破亿
看完一部短剧,充值上百元
“骗我电量可以,骗我钱不行”
不限制剧情题材,大家都在“爆改”
......
你
为微短剧
冲过钱吗?
图片来源网络
过去的一年,网络微短剧因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快餐文化需求而迅速“出圈”,“暴富”神话接连上演。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
微短剧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饱受诟病。一些作品因充斥色情低俗、血腥暴力、审美恶俗、三观不正等内容而引起公众不满。
身价上亿的总裁在咖啡厅谈生意时,被一位靠摆地摊谋生的女孩错认为相亲对象。女孩提出闪婚要求,总裁隐瞒身份答应了下来。而随着剧情发展,总裁身份暴露,一段前情往事浮出水面——总裁与女孩5年前偶遇时有了孩子,他不知情,女孩则失忆了……
这部集霸道总裁、闪婚、失忆、甜宠、先婚后爱等元素于一身的网络微短剧,在2023年8月上线后,短短24小时,充值流水便突破2000万元,成为短剧市场的“爆款”。
微短剧异军突起
制作流程特别快
网络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剧集。相较于传统剧集,微短剧具有短小精悍、节奏明快、更新迅速等特点,观众能够在一天的碎片化时间里,快速刷完十几集甚至几十集的整部剧,故而赢得不少人的青睐。
“有的微短剧一集就1分钟,拍摄成本只要五六千元,因此很多人看到商机,拉几个人组一支队伍就跑到横店去拍摄。大家都抱着一个在短时间内制作出爆款的梦想,实现一夜暴富。”影视行业从业者薛松认为。
支撑微短剧这个新风口的,是庞大的观看人群。多名受访者表示,剧情紧凑、满足内心需求成为他们观看微短剧的重要原因:在短短一两个小时内,可以在微短剧的爽点下体验重生、暴富、逆袭、打脸、复仇等各式各样的虚拟人生,可以轻易收获一份圆满的爱情,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图片来源网络
不良价值观导向
乱收费投诉激增
通过采访发现,吐槽微短剧乱象的人不在少数。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与微短剧相关投诉最多的是自动扣费和虚假广告。有不少网友反映,在小程序上看微短剧遭遇虚假宣传却投诉无门。
随机点开5部微短剧,即打开了5个不一样的小程序,都是单剧付费模式,即充值相应的虚拟货币,然后逐集解锁。此外还可以充值月度、年度会员,价格在数十元至百元不等。这些微短剧有80集到100集,看完整部剧大概需要两三个小时,需要花费百元左右。
除了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频发,还有一些微短剧存在内容低俗、价值观不良等问题。
目前,部分低俗微短剧已被整治下架,但其切片视频仍在短视频平台传播,并提供售卖渠道。
“一些微短剧内容同质化,剧情去逻辑化,宣传导向低俗化,仅靠一些情节冲突吸引人观看充值。还有一些短剧制作者为了赚快钱,丢了原创精神,看到一个视频爆火后就会模仿其剧情结构、人物设定、情绪爽点等,迅速复刻出另一部作品。”郭明说,微短剧应该具有积极正向的价值输出,如果通过猎奇、拜金、低俗的方式,过分追求“爽感”,去满足消费者的“多巴胺”需求,很可能会踩了法律红线。
图片来源网络
监管升级治乱象
精品化才有未来
针对微短剧乱象,监管部门和平台频频出手,
多家短视频平台也对违规短剧进行了集中治理。微信处置多个违规微短剧类小程序并进行公示,理由是部分微短剧类小程序存在未进行剧目合规备案或存在不良导向价值观内容等行为。快手下架违规微短剧10余部,并上报网络微短剧“黑名单”,同时对发布违规内容的12个账号根据违规程度分别予以相应处罚。
相关专家认为,加强监管是大势所趋,但微短剧的管理与传统影视剧有所不同,考虑到微短剧时长短、数量众多,采用传统影视剧审查标准成本较高,未来可以探索更多的行业自律机制。
除了内容方面的风险,还要考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风险,因为微短剧的盈利模式往往是先免费看几集,到高潮部分就开始收费,用户需要充值,可能会出现一些欺诈现象,以及退费问题。
“短剧有不少低俗作品,加强管控有必要”
“网络乱象何时了?”
“过去那种自然而然的精读如今已经变成了费力挣扎的苦差事”
......
网络微短剧为何出现杂乱无序之势?
专项整治之下,行业该何去何从?
关于微短剧 让我们来听听律师怎么说
本期义海律师说:
杨朝圆:
民盟云南省律师直属三支部组织委员
云南义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专职律师
主要执业领域:民商法(含合同法、公司法、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与非诉讼业务,先后担任过多家生产、流通、工程建筑等领域企业的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20541860
邮箱:410472650@qq.com
目前短剧因爽点多、节奏快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具有很好的发展潜质。但作为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在发展初期就存在着短剧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部分短剧存在宣扬奢靡享乐、炫富拜金等不良价值观,展示违背伦理道德的糜烂生活的;展现“饭圈”乱象和不良粉丝文化,鼓吹炒作流量至上、畸形审美、狂热追星、粉丝非理性发声和应援、宣扬封建迷信,违背科学精神的内容、渲染暴力血腥等不良价值观导向,此种短剧不仅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也可能因违反国家相关规定,遭下架处理。
网络微短剧实际上是一种快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其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引导积极、向上的文化素养。国家亦应当结合目前短剧行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引导其健康发展。
短剧行业为通过免密支付通过平台扣划用户款项。从法理上讲,免密支付是一种经消费者预先授权,委托平台扣划的服务方式,属于委托合同民事法律关系。短剧扣费APP中存在安装时就默认选择免密支付功能,这种做法存在强制消费者接受该项服务的嫌疑,其法律依据有待商榷,建议相关部门出具相应规范。各金融机构在开发具有线上支付功能的APP时亦应注意筛选正规的支付平台,禁止接入非正规或尚未运行成熟的平台,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
消费者在各平台付费或授权免密支付时,也应仔细阅读相关扣划内容,尽可能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欢迎读者朋友们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
审核丨万子姣
责编丨雷雁雯
来源丨法治日报-法治网
法律咨询热线丨0871-68400511
邮箱丨ynyhsws@163.com
地址丨昆明市西山区日新中路广福城写字楼
A11-1栋18楼